当前位置: 今日上海网> 新闻综合> 正文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详解

今日上海网(dongfangdushi.com)今日上海新闻报道

1. 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

2. 杂交水稻的历史发展

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带领助手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3. 杂交水稻的关键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

4. 杂交水稻的现状与未来

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例如,在越南,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平均亩产420公斤,其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含杂交稻)为300公斤,杂交稻比常规品种增产40%以上。

总的来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对传统水稻种植技术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也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日上海网官网www.dongfangdushi.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都市报道 新闻晨报 综合新闻 今日上海网官方 上海新闻频道